【非遗故事】志丹扇鼓
恢复窄屏
发布时间:2021-03-23 来源: 延安文明网
图为:志丹扇鼓
志丹扇鼓,又名羊皮扇鼓(因其鼓面用羊皮鞔制,形似扇子故名羊皮扇鼓)。志丹(保安)在北宋年间为边塞地区,是北方游牧业和关中耕作农业的结合部,是一块多民族集居地。扇鼓最早起源于当地人们为了对付野狼恶兽的威吓而采用的击打工具,后来渐渐演变为对抗各种自然灾害和各种厄运的法器。最早的扇鼓,舞时为对付自然灾害及野兽的侵害为群体表演。采用左手拿鼓,右手拿槌,一边扭动身体,一边呐喊助威,最终达到驱逐妖魔鬼怪,求得一方平安之目的,随着时间的变迁志丹扇鼓逐渐发展为独舞形式。
图为:志丹扇鼓现场表演
1996年,延安市文化局正式确定志丹扇鼓为志丹县“一艺一品”(一件艺术品一种美术品)开发项目。同年12月延安市又将志丹扇鼓确定为延安“五鼓”(即安塞腰鼓、洛川蹩鼓、宜川胸鼓、黄龙猎鼓、志丹扇鼓)之一。随着志丹县开展民间艺术?;すこ痰氖凳妨⒘吮;は钅浚闪⒘讼嘤Φ牧斓蓟?。经过专业艺术工作者的挖掘整理和艺术加工,并从动作、音乐、服饰、道具等方面加以完善提高,使之逐步走向成熟。使志丹扇鼓这个古老的民间舞蹈艺术焕发了勃勃生机,成为志丹县的艺术品牌之一,是中华民间艺术宝库中的奇葩。(学习强国)